台灣是一個讓人愈走愈喜歡的地方。

這個月雜誌的主題是「村落旅行」,採訪了八個村落,分別是台南後壁區土溝村、宜蘭員山鄉深溝村、台東池上鄉萬安村、花蓮鳳林鎮靜浦、花蓮馬遠部落、港口部落、高雄梓官區的蚵仔寮、高雄的甲仙鄉村落。透過採訪者的文字和圖片,放慢了自己的生活步調,跟著他們一步一步地深入這些村落,不再是像個觀光客只是走馬看花。藉著與當地店家、居民以及從都市回流年輕朋友的訪問閒聊,更貼近村落,了解在地的風土民情,體驗與都市有別的的鄉村生活。隨著緩慢的步調,走幾步就能閒聊的對談方式,探索當地的有趣事物,結交人情味十足的大哥大姐,從大哥大姐口中訴說的故事,原來每個村落都充滿有血有肉的故事。台灣是個會讓人越走越喜歡的地方,這樣的方式旅行,不僅凝聚村落公共意識,也能帶動更多人到當地看見台灣的村落美好。這幾年,年輕人返鄉趨勢不減,不但可為村鎮注入新活力,帶動整個村落發展,保留原始人文風俗,聚集更多的文化特色,成為台灣的另一亮點。
這個月的雜誌介紹的村落都保有在地特色,有農村、藝術村、漁港、原住民部落、深山森林村落,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,有著令人覺得熱情、富有生命力的人文風情,因為他們,村落才能更加欣欣向榮。我很喜歡雜誌裡介紹的漁村叫作「蚵仔寮」,位在高雄梓官區的蚵仔寮,是個典型漁村,透過兩位在地居民自發性、自籌經費辦理的活動「那一夜瘋搖滾」,其意只為單純分享家鄉美,意外帶動各個職業的鄉親熱情投入,凝聚各村民的社區意識,展現當地人對蚵仔寮強烈的情感和生命力,且吸引萬人共襄盛舉。北有貢寮,南有春吶,為何不能有蚵仔寮,憑著這股意志,平日整修房屋的登財大哥毅然決然發起這場簡單音樂會,邀請各朋友到漁村,在海邊喝啤酒、聽音樂,就這樣凝聚大家對於漁村的鄉情;對於發起人,像找到情緒出口,展現海口人的霸氣和不服輸的精神。雖然過程中,經歷幾番挫折,也順利辦起這場漁村搖滾盛會,讓人感受到的正是漁村草根的生命力,令我相當感動佩服,這就是村落的凝聚力量和濃濃人情味的展現,帶動整個村落、整群人向上,推動在地的特色,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高雄有一個那麼迷人的地方。
這個月的雜誌介紹的村落都保有在地特色,有農村、藝術村、漁港、原住民部落、深山森林村落,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,有著令人覺得熱情、富有生命力的人文風情,因為他們,村落才能更加欣欣向榮。我很喜歡雜誌裡介紹的漁村叫作「蚵仔寮」,位在高雄梓官區的蚵仔寮,是個典型漁村,透過兩位在地居民自發性、自籌經費辦理的活動「那一夜瘋搖滾」,其意只為單純分享家鄉美,意外帶動各個職業的鄉親熱情投入,凝聚各村民的社區意識,展現當地人對蚵仔寮強烈的情感和生命力,且吸引萬人共襄盛舉。北有貢寮,南有春吶,為何不能有蚵仔寮,憑著這股意志,平日整修房屋的登財大哥毅然決然發起這場簡單音樂會,邀請各朋友到漁村,在海邊喝啤酒、聽音樂,就這樣凝聚大家對於漁村的鄉情;對於發起人,像找到情緒出口,展現海口人的霸氣和不服輸的精神。雖然過程中,經歷幾番挫折,也順利辦起這場漁村搖滾盛會,讓人感受到的正是漁村草根的生命力,令我相當感動佩服,這就是村落的凝聚力量和濃濃人情味的展現,帶動整個村落、整群人向上,推動在地的特色,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高雄有一個那麼迷人的地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